
冬 至

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,并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 ;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,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:陰極之至 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 , 日影長之至,故曰"冬至" 。

冬至三候
初候,蚯蚓結
蚯蚓是大寒之物,寒陰則蜷曲,溫陽則伸展,冬至一陽生,但陰氣亦至盛,土中的蚯蚓們蜷縮著身體。
二候,麋角解
鹿屬陽而糜屬陰,糜感陽氣之后,頭上的角開始脫落。
三候,水泉動
深埋于地底之水泉,由于陽氣引發,開始流動。

冬至艾灸
冬至及冬至過后,最適合艾灸以驅寒補陽。女性在冬至節氣艾灸,不僅能舒經絡、治月經不調、痛經,還能排毒養顏,改善體寒體質。
所謂“冬至灸”,是指在冬至這一節氣,天氣冷到極時,陽氣開始上升,此時艾灸可補充陽氣,增加人體免疫力,隨自然界陽氣的提升,天人合一,起到強身健體的功能。對于平時反復感冒,平素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,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老年人體質較弱陽氣不足,而冬天更是疾病的高發期。而艾灸是最適合老年人的一種保健治療方法,冬至艾灸不但溫補了老年人的虛,還化解了老年人體內的淤。艾灸還能能調節血壓,降低血脂,增強臟腑功能,讓老年人這個冬天更健康。
中年家庭工作都是最脫不開身的時候,大冬天也要外面東奔西跑,但身體機能開始逐漸衰弱,各種疾病也趁免疫力的下降紛紛而來。而冬至進行艾灸可以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,激發身體陽氣上升。
現代年輕人由于工作壓力過大等種種原因,導致陽氣虧損,身體易乏,精神無法集中,工作效率低,失眠健忘等亞健康癥狀,其實這些都是陽氣不足所致。那在陽氣初生的冬至進行艾灸就更加不可少了。
兒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,但也是最容易患病的時期,特別是冬天,由于兒童的好動和室內外的溫差過大,很容易就受涼了。在冬至前后對兒童進行艾灸,不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,還能調理孩子的內分泌系統,堅持艾灸幾天能讓孩子一冬不感冒。

艾灸取穴
中脘穴:屬仼脈,位于胸骨下緣與肚臍連線的中點。是人體中焦之要穴,中焦為上下焦之樞杻,上下通利之要道,灸之利濕、去寒,去痘,解憂。
關元穴:腹中線臍下三寸。灸之培本固元,補益下焦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此乃強身大穴,可按揉,可疤痕灸,治百病。
總體來講,冬至這天艾灸效果最好,但是,艾灸發揮效力需要一定的時間,所以,最好在冬至前3天就開始艾灸,加上冬至以及其后的3天,共持續7天,若是以前沒有做過艾灸的,最好能在冬至灸之前連續艾灸調理預熱幾天,冬至灸會事半功倍。

冬至艾灸的好處與功效
1、溫中散寒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葉,艾葉性溫熱,在身體穴位上做此養生療法,可以疏通經脈,同時為身體積蓄陽氣,避免冬天三九天時身體因陽氣不足而被寒氣所傷,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。
2、調理身體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常常會有亞健康的狀態,立冬時,氣溫變化較快,此時身體容易出現隱痛舊疾,做艾灸可以糾正身體臟腑陰陽不平衡的情況,疏通淤堵的經脈,有以膚固表、以表托毒、以經通臟、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作用。
3、疏通經脈 很多人喜歡低頭玩手機,長久坐著不動,久而久之,脖頸、腿部等經脈會出現淤堵的情況,讓人覺得酸痛僵硬,而立冬進行艾灸有促進氣血流通、疏通身體經絡的作用,還能調和身體脾肺器官的機能、健脾和胃,具有不錯的保健養生作用。
4、改善便秘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,能有效改善便秘,排除腸道內的濁氣,有的人做艾灸時,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,加上做完艾灸后要大量喝水,有利于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,在冬至時進行艾灸可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,幫助改善便秘。
5、補陽益腎 身體的督脈、膀胱經、帶脈都會循行于腰部,如冬至艾灸艾灸腰部對這些經絡都有溫通作用,俗話說“經絡通則百痛不生”,而且腰部有命門、腎俞、腰陽關等補陽益腎的大穴,所以艾灸腰部可以很好的補陽益腎功效。
